賈伯斯(Steve Jobs)重複了這段話好幾次:
「I am pretty sure none of these would happen if I hadn't been fired from Apple.(我很確定,若是我當初沒有被蘋果公司開除,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。)」
這段話隱藏了重要的訊息:「『失敗履歷』,是成功的祕方!」怎麼說呢?
讓我們先從兩個業界的小故事開始:
小三,是個剛從學校畢業的新鮮人,穿著合身的套裝、手拎著充足的備審素材、外表充滿著自信,一切似乎都很完美,她正準備面對知名外商公司的最後一關。主考官從她的履歷表發現他的大學生活似乎很精彩,在學校可以說是叱吒風雲,征服了大大小小比賽、實習、壯遊等等!而面對主考官一連串的問題,她可以說是迎刃而解,但當被問到:「在妳眾多成功經驗背後,應該也有些失敗經驗,可以談談這些失敗經驗嗎?從中又學習到些甚麼?」她卻愣住了...
大八,是台商的中高階幹部,學經歷、人格、價值觀、做人等各方面都頗受業界和學界的好評,因此有間知名外商有意挖角到他成為外商的總經理。外商其實物色了不少人選,經過幾輪的內部決議,大八成為最後口袋名單中三個人選的其中一個,所以這家外商邀請大八來進行面談。基本上不是那麼嚴肅,只是為了更深度和更直接瞭解這三位候選人才有辦法做最後決議。前幾個問題大八大概都回答的讓外商評委們滿意,但當被問到:「在妳眾多成功經驗背後,應該也有些失敗經驗,可以談談這些失敗經驗嗎?從中又學習到些甚麼?」他也愣住了...
從上面的兩個小故事,我們可以發現失敗履歷和失敗自介的重要性。
失敗不是真的失敗,而是過程,邁向成功的過程。
我們不用對於階段性的失敗過於悲觀和挫折,但也不能完全不在意,因為以過去的失敗為借鏡是未來成功的奠基!當大家的履歷都洋洋灑灑的寫著自己的成功和偉大的自傳時,或許不妨加上更創新和實用的失敗履歷表,一來讓自己更認識自己,從失敗中學習;二來讓主管或是拿到履歷的人知道妳不是完美的但是願意真誠坦承、反省以及謙虛學習。所以我們不妨試著寫下自己人生的失敗履歷表,花點時間,用自己的方式沉澱、自我反省、聽取他人建議、重新出發。以蒲公英人自己為例:
失敗履歷表:沒...,但...,或許...
沒... ,是一種看似失去。但... ,是一種心境轉換。
或許...,是一種實際行動。
沒上台大政大,但上人均資源的中山,或許有更多出國交換機會
沒選上青舵獎,但知道台灣有更多優秀青年,或許又能借此督促自己
沒選上海選的模特兒,但知道真的有很多帥哥美女,或許自己可以更有自信和轉型當主持人
沒做完AIESEC副會長,但還是繼續回饋AIESEC而且開啟另一個人生,或許以後更該先想清楚
沒選上EF去歐洲的全額贊助代表,但至少看到世界大賽的激烈競爭和現實,或許下次有機會
沒入選社會企業亞洲創新獎決選,但幸運獲得贊助到香港的機會還上台在數百人面前發表
沒成為卡內基訓練營代表去上海交流,但知道自己準備不夠,或許下次更該知彼知己
沒成為StraitTalk的代表去柏克萊大學交流,但知道自己準備不夠和還沒準備好,或許明年再試
成功履歷表(舉近3年為例):向「哈佛大學經典語錄集」學習如何成功
<2013>
ACER Global Green Contest世界前36強
中山大學赴荷蘭阿姆斯特丹商學院交換生
<2012>
時代基金會--YEF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--十年來最年輕代表(赴歐洲參訪)
中山大學交流代表(赴大陸東北)
Ashoka贊助參加社會企業高峰會(赴香港)
<2011>
TOEIC台灣區獎學金得主(全台灣大學選出10名)
EPSON綠領菁英第一屆代表(赴EPSON日本總部見習)
EPSON專案競賽第一名
中山大學頒予大功乙支
中山大學交流代表(赴大陸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)
千萬不要怕做錯或失敗,但就怕後悔沒有去做!
就算做錯和失敗,只要能夠謙虛道歉、寬心放下、誠心檢討,一定能夠成功的,只要你相信。
尤其在學生時期,有更多嘗試和犯錯的機會,不要怕,大膽讓自己去挑戰和寫下失敗履歷吧!
別忘了:「成功的關鍵,不是閃避每一顆子彈,而是遭到打擊後能迅速復原!」
怕失敗,比失敗更可怕。
--
怕失敗,比失敗更可怕。
--
後記:個人職涯藍圖分享(有些事,現在不做,以後就沒有機會做了)
-23/ Work in top company less than 7yrs or Start up own company
-30/ Be professional and famous host
-30/ Start up Social Enterprise
-40/ Be Famous Speaker
-45/ Publish books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